曹元弼 著 吳找九宮格時租小鋒 收拾《周易集解補釋》出書暨媒介

作者:

分類:

requestId:68a103dd6b8cd1.39777772.

曹元弼 著 吳小鋒 收拾《周易集解補釋》出書暨媒介

 教學

 

 

書名:《周易集解補釋》

作者:曹元弼

收拾:吳小鋒

出書社:上海國民出書社

出書時間:2019年11月

 

1對1教學【內容簡介】

 

傳統《易學》重要分象數易和義理易兩派,漢魏以象數為主,自王弼出,義理易年夜興,而象數易式微,其說賴唐李國運《周易集解》而得以保留。該書所收重要為漢唐象數共享會議室易學,以納甲、卦氣、互體、爻變等說解說《周易》,是清楚象數易*主要的書。曹元弼則對《周易集解》進行補釋,雖仍以象數易學為主,而于納甲、卦氣等并不特別重視,著重在互體與爻變,歸宿于由乾坤實現既濟,持論相對溫和,兼具義理,不僅是對《周易共享空間集解》的補充之作,更是清楚、研討《周易》的上乘之作。

 

【作者簡介】

 

曹元弼(1867-1953),江蘇蘇州人,字谷孫,又字師鄭,號叔彥,晚號復禮白叟,室名復禮堂。曹氏早年肄業南菁書院,從黃以周學,與唐武功、張錫恭等相友,進平易近國后以遺老自居。生平淹貫群經,尤精于三禮,被譽為“清代最后的經學家”。

 

吳小鋒,四川成都人,任教上海同濟年夜學人文學院哲學系,側重研討中國古典思惟。著有《古典詩教中的文質說探源》《西游記前十五回閱讀筆記》等。

 

【目錄】

 

周易集解補釋序

條例

周易集解序

家教易》學流源辨

李氏易解所集三十餘家及補解所集諸家考

卷第一

周易上經、彖上傳、象上傳、白話傳

卷第二

卷第三

小畜

卷第四

同人

年夜有

卷第五

不雅

噬嗑

卷第六

無妄

年夜畜

年夜過

習坎

卷第七

周易下經、彖下傳、象下傳

年夜壯

明夷

卷第八

家人

卷第九

卷第十

卷第十一

回妹

卷第十二

中孚

小過

既濟

未濟

卷第十三

周易繫辭上傳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卷第十四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卷第十五

周易繫辭下傳

第一章

第二章

會議室出租

第三章

第四章

卷第十六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卷第十七

周易説卦傳

第一章

第二章

瑜伽場地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1對1教學

第六章

周易序卦傳

上篇

下篇

周易雜卦傳

 

【媒介】

 

《周易》,傳自先秦,淵源甚古,乃華夏先祖熟悉六合天然的聰明精華。“易道深矣,人更三聖,世歷三古”(《漢書·藝文志》),漢人以《易》當五經之原。

 

《周易》分三個部門,卦象、卦爻辭與十翼。相傳卦象宓羲作,卦爻辭文王與周公作,十翼孔子作。《周易》自己的成長與成書,能夠更龐雜,分此三部門,繫之以響應的作者,可以代表視之。《周易》終極編定今朝的篇章構造,時閒年夜約在西漢。漢尊儒術,《易經》作五經之原,備受器重,研習者眾。此中佼佼者,在西漢如孟喜、焦延壽、京房、楊雄等,在東漢如荀爽、鄭玄、虞翻等。至三國,政治與時期思惟品德年夜變。漢代經學的全體抽像,如熹平石經普通,在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中被砸碎。東漢轉三國,年夜一統的局勢四分五裂,到唐代建國同一,期閒斷小樹屋斷續續戰亂四百年。兩漢至魏晉,學術從經學變形而上學,與政治生態有莫年夜關係。形而上學以王弼(二二六至二四九)代表,這個天賦般的青年,二十出頭就注完了《周易》和《老子》,影響至今。王弼以“得象忘言”、“自得忘象”之旨,掃象而説《易》,一改漢人以象數説《易》的結壯學風,《易》垂垂化三玄之一。唐朝建國制典,貞不雅十六年(六四二)頒行個人空間《五經公理》,於《易經》,孔穎達拔取王弼注作疏,奠立王弼注《易》思緒的正統性。

 

兩漢象數易,式微於魏晉,講座場地《周易公理》出,更至於興起之境。幸有蜀隧道共享會議室士李國運,網羅東漢以來古注近四十家教學,於寶應元年(七六二)編成《周易集解》,獻於代宗。自序曰:“采羣賢之遺囑,議三聖之幽賾,集虞翻、荀爽三十餘家。刊輔嗣之野文,補康成之逸象,各列名義,共契玄宗。”今所見唐以前的《周易》古説,尤其年夜部門漢易材料,基礎依靠於此書得以保留,可謂居功至偉。

 

漢人研習《易經》講座場地,多言象數,因《易經》文辭皆非隨便繫之,面前有其象數支持,“卦有小年夜,辭有險易。辭也者,各指其所之”(《周易·繫辭上》)。指其所之,即含象數變更。象數及其變更紀律,實質乃陰陽新聞之紀,會商象數及其變更,是深刻懂得陰陽新聞及其紀律。《周易·繫辭上》曰:“正人居則不瑜伽教室雅其象而玩其辭,動則不雅其變而玩其占。”玩辭的共享空間條件在不雅象,若掃象不不雅,徒玩其辭,辭成浮辭,説義萬千仍空虛無根。惋惜《周易集解》所保存之漢易材料,自《集解》成書之後,簡直無人問津,直到清代。

 

清代反思明亡經驗,有漢宋之爭。漢學一路向上,考鏡學術源流,於《易經》能從宋易追溯至漢易,《周易集解》在這種風尚之下,開端從頭學人所器重。顛末惠棟、張惠言、孫星衍等人的盡力,《周易集解》的各家易例逐步開闊爽朗。至李道平(一七八八至一八四四)著《周易集解纂疏》,漢易中各家易例的簡易處,開端逐步清楚。不外,共享空間《集解》中各家易例之閒的精微差別,《纂疏》仍有頗多力不克不及逮之處。真正對《周易集解》作廚子解牛般的研讀,讓各家易例各自成法,而且能對其作提綱挈領般的評述,當屬曹元弼的《周易集解補釋》一書。

 

曹元弼(一八六七至一九五三),字穀孫,又字師共享會議室鄭,暮年號復禮白叟,江蘇吳縣(今姑蘇市)人。早年學於南菁書院,師從禮學大師黃以周,與唐武功、張錫恭等人同窗。二十四歲成《禮經校釋》,學林注視。之後隨張之洞,講經經世,循張之洞《勸學篇》治經之法,欲撰《十四經學》,最初成《周易學》、《禮經學》、《孝經學》三種。辛亥之後,閉門著作,以發現鄭注焦點,著《周易鄭氏注箋釋》二十八卷,《孝經鄭氏注箋釋》三卷,以及《古文尚書鄭氏交流注箋釋》四十二卷。其閒,另有《年夜學通義》舞蹈場地、《中庸通義》、《復會堂文集》等,平生著作累積三百餘萬字,卓然一代經學大師。

 

曹元弼平生精神所萃,重要在禮學與易學。《年齡左傳·昭公二年》載韓宣子在魯不雅禮,見《易象》與《魯年齡》,曰:“周禮盡在魯矣”,知易象即禮。《易》究天人之奧,其理落實人世可見可施禮。易與禮,上通而下達,此曹元弼學問之範圍與眼界地點。

 

曹元弼的易學作品有三種,《周易學》八卷,《周易鄭氏注箋釋》二十八教學場地卷,《周易集解補釋》十七卷。《周易學》是曹元弼早年在張之洞處,講習諸經大體時所著,《家教周易》一書撮要鉤玄,可當《周易》一書之通識。

 

《周易鄭氏注箋釋》,自一九逐一年至一九二六年,積十七年之功而成,煌煌二十八卷之巨。《箋釋》以鄭注主線,以荀爽、虞翻等古注箋,以清人易説釋,附加己意,體宏而思精。一九二〇年,《箋釋》共享空間開工十年之後,上經撰畢。曹元弼自發是書卷帙眾多,未便初學,於是本諸易簡之法,由淺進深、由博反約之旨,在《箋釋》的基本上,另撰《周易集解補釋》一書,與《箋釋》高下搭配,齊頭並進。《補釋》與《箋釋》意圖分歧,故撰寫方法分歧,二書重要區別有八點,曾經交接在《周易集解補釋序》中。

 

《周易集解補釋》一書,望文生義,以李國運《周易集解》藍本,之補與釋。《補釋》在《集解》所收録的古注基本上,補進《禮記》、諸子、《史記》、《漢書》等古籍中相干易説。並對古注與補注,參合惠棟、張惠言、姚配中等人的懂得,加以疏釋。漢易多言象數,本個人空間就通俗,再加上各家易例分歧,思緒分歧,對初學而言,可謂步履維艱。《補釋》之成書,於各家易説條分縷析,使其各得其所,又能彼此發現,見其會通,非極精漢易而德性渾厚者不克不及。

 

筆者六年前始知漢易之主要,找來李道平的《周易集解纂疏》硬著頭皮讀,停頓極端遲緩。之後覓得曹元弼《周易集解補釋》一書,與李道平《纂疏》彼此參考,始知《纂疏》之未盡處,同時對曹元弼《補釋》中展露的學風與學養信服之至。於是,花了一年時閒,收拾此書,供本身與身邊老友研習之用。一晃五年,現在重進校訂一過,供易學喜好者閲覽。

 

《周易集解補釋》的收拾,用的是平易近國十六年(一九二七)刊本。原刊本繁體豎排,今改作繁體橫排。原文雙行小字夾注,今改作單行。原文“集解”部門,以○分隔諸家説法,今省○作分段處置。“補”與“釋曰”部門,亦作分段處置。曹元個人空間弼在豐卦上六的“聚會場地釋曰”中言:“李書之例,博存異義,前後字亦不用同也”,此次收拾,以儘量保存原文中的多種古傳寫法。《補釋》原書編製,儘量一仍其舊,同時做到端倪清楚。

 

 

責任編輯:近復

@font-face{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font-face{font小樹屋-family:”宋體”;}@font-face{font-family:”Calibri”;}p.MsoNormal{mso-style-name:註釋;mso-style-parent:””;margin:0pt;margin-bottom:.0001pt;mso-pagination:none;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舞蹈教室family:Calibri;mso-fareast-font-family:宋體;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font-size:10.5000pt;mso-font-kerning:1.0000pt;}span.msoIns{mso-style-type:export-only;mso-style-name:””;text-decoration:underline;te瑜伽場地xt-underline:single;color:blue;}span.msoDel{mso-style-type:export-only;mso-style-name:””;text-decoration:line-through;color:red;}@page{mso-page-border-surround-header:no;mso-page-border-surround-footer:no;}@page Section0{margin-top:72.0000pt;margin-bottom:72.0000pt;margin-left:90.0000pt;margin-r1對1教學ight:90.0000pt;size:595.3000pt 841.9000pt;layout-grid:15.6000pt;}div.Section0{page:Section0;}

 

TC:9spacepos273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